內容摘要
今年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國民經濟頂住壓力延續穩中有進發展態勢,高質量發展取得積極成效,主要經濟指標總體平穩,展現出強大韌性和活力。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5.2%。中國人民銀行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實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保持流動性充裕,綜合運用數量、價格、結構等多種貨幣政策工具,為經濟回升向好和金融市場穩定運行創造了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
一是保持貨幣信貸合理增長。綜合運用公開市場操作、中期借貸便利、再貸款再貼現等工具,保持流動性充裕。引導金融機構充分滿足實體經濟有效信貸需求,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二是推動社會綜合融資成本下降。健全市場化的利率調控框架,強化利率政策執行,有效發揮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作用,帶動存貸款利率下行。三是引導信貸結構調整優化。用好5000億元服務消費與養老再貸款和新增加的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額度,發揮好科技創新債券風險分擔工具作用,加力支持提振消費、科技創新等重點內需領域,落實好存續的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持續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四是保持匯率基本穩定。堅持市場在匯率形成中起決定性作用,發揮好匯率對宏觀經濟、國際收支的調節功能,綜合施策,促進預期平穩,在復雜形勢下保持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五是加強風險防范化解。穩妥有序化解重點領域金融風險,持續完善金融風險監測、評估、預警體系。
貨幣政策逆周期調節效果逐步顯現。金融總量合理增長,9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廣義貨幣供應量(M2)同比分別增長8.7%和8.4%,人民幣貸款余額270.4萬億元。社會融資成本處于低位,9月新發放企業貸款和個人住房貸款利率同比分別下降約40個和25個基點。信貸結構不斷優化,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9月末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較上年末升值1.2%。
當前外部不穩定不確定性因素較多,國際經濟貿易秩序遇到嚴峻挑戰,世界經濟增長動能不足,主要經濟體經濟表現有所分化,我國經濟運行依然面臨不少風險挑戰,國內經濟回升向好基礎仍需加力鞏固。同時,我國經濟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能大,長期向好的支撐條件和基本趨勢沒有變,要保持戰略定力,增強必勝信心,推動事關中國式現代化全局的戰略任務取得重大突破。下階段,中國人民銀行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歷次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進一步深化金融改革和高水平對外開放,加快建設金融強國,完善中央銀行制度,構建科學穩健的貨幣政策體系和覆蓋全面的宏觀審慎管理體系,暢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平衡好短期與長期、穩增長與防風險、內部均衡與外部均衡、支持實體經濟與保持銀行體系自身健康性的關系,強化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做好逆周期和跨周期調節,提升宏觀經濟治理效能,持續穩增長、穩就業、穩預期。
實施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綜合運用多種工具,保持社會融資條件相對寬松,同時繼續完善貨幣政策框架,強化貨幣政策的執行和傳導。保持流動性充裕,使社會融資規模、貨幣供應量增長同經濟增長、價格總水平預期目標相匹配,持續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把促進物價合理回升作為把握貨幣政策的重要考量,推動物價保持在合理水平。進一步完善利率調控框架,強化央行政策利率引導,完善市場化利率形成傳導機制,發揮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作用,加強利率政策執行和監督,降低銀行負債成本,推動社會綜合融資成本下降。發揮好貨幣政策工具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落實好各類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扎實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加力支持科技創新、提振消費、小微企業、穩定外貿等重點方向。堅持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保持匯率彈性,強化預期引導,防范匯率超調風險,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穩定。探索拓展中央銀行宏觀審慎與金融穩定功能,維護金融市場穩定,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掃一掃石化資訊一手掌握
最新文章
- 2025年10月金融統計數據報告 [11-14]
- 商務部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2025年11月13日) [11-14]
- 國家能源局有關負責同志就《石油天然氣基礎設施規劃建設與運營管理辦法》答記者問 [11-14]
- 2025年10月汽車工業經濟運行情況 [11-14]
- 2025年10月全國進出口總值表 [11-13]
- 2025年第三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 [11-13]
- 國家能源局有關負責同志就《關于促進新能源集成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答記者問 [11-13]
- 11月3日—11月9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11-12]
- 2025年前三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大事記 [11-12]
- 推動新場景大規模應用!多部門最新回應 [11-12]